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桔柑

 
項目符號 常綠果樹
項目符號 木瓜
項目符號 印度棗
項目符號 百香果
項目符號 枇杷
項目符號 柑桔
項目符號 香蕉
項目符號 荔枝
項目符號 草莓
項目符號 番石榴
項目符號 椰子
項目符號 楊桃
項目符號 鳳梨
項目符號 蓮霧
項目符號 龍眼
項目符號 檬果
項目符號 釋迦
項目符號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幼苗猝倒病
白粉病
黃龍病
地衣
赤衣病
果實青、綠黴病
油斑病
芽葉疫病
南美立枯病
非疫病引起之流膠病
炭疽病
營養要素缺乏、過多
黑星病
黑點病
煤煙病
蒂腐病
腐敗病
裾腐病與流膠病
潰瘍病
瘡痂病

根腐線蟲病
線蟲病
褐腐病
藻斑病
鱗砧病

南美立枯病 (Citrus tristeza)

病原菌:Citrus tristeza virus (CTV)

(鄧汀欽。2003。南美立枯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桔保護,第255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病徵:
  由於台灣栽植的柑橘大都以對CTV耐病的品種作為砧木,所以不易從外表觀察到顯著病徵。CTV在世界上有許多不同病毒系統,在台灣主要有3種:

苗黃系統 (seeding yellows strain)

對一般台灣之栽培品種不會有顯著病徵,但墨西哥(Maxican lime)、尤利佳檸檬 (Eureka lemon)、酸橙及廣東檸檬受此系統感染後,苗株轉黃,從頂端開始向下枯死(die back)

柚類莖陷系統(pummelo stempitting strain)

Wentan文旦上引起嚴重的病徵,造成植株、果實萎縮,及嚴重的木質部凹陷;在其他品種病徵較不明顯。民國70年首次於台灣發現,與世界現有的系統相比對,差異性很大。

橙莖陷系統

(pummelo orange stempitting strain)

會在晚倫西亞(Valencia)及柳橙等甜橙上造成木質部凹陷,影響生長及果實品質。

(洪挺軒、安寶貞、蔡雲鵬、蘇鴻基、呂理燊。1995。柑橘病害。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81頁。葉瑩編。)

發病生態:
  Tristeza是系統性病害,CTV存在組織內,隨著罹病組織(枝條)傳播,藉由扦插或嫁接後力足新園,成為初次感染源。植株間的自然傳播則靠蚜蟲。有六種蚜蟲可傳播CTV,包括:大桔蚜(Toxoptera citricida)、小桔蚜(T. aurantii)、棉蚜(Aphis gossypii)、捲葉蚜(A. citricola)A. craccivoraDactynotus jaceae。其中以大桔蚜的傳播效率最高。蚜蟲傳播以半永續性方式(semiperistent manner),蚜蟲從罹病株獲毒,需取食(acquisition feeding)5分鐘以上至24小時內,在病株上取食愈久,媒介病毒之能力愈強,蚜蟲獲毒後無潛伏期即可傳播病毒,傳毒時間2448小時,CTV不在蟲體內繁殖。CTV雖然可利用機械接種傳播,但在田間經由機械傳播之機會可能很少。CTV也不經種子傳播。

    本病主要靠嫁接與媒介昆蟲來傳播。初感染源引入後,上述六種蚜蟲均可傳播此病,至於傳播效率與田間發生可能因蚜蟲種類、蚜蟲密度、病毒不同系統、地區環境及柑橘品種不同而有差異。一般而言,大桔蚜傳病能力高,與存再果園之棲群密度較高有關,其次為棉蚜與捲葉蚜。在台灣根據TaoTan報告,大桔蚜與小桔蚜為最主要柑橘蚜蟲,一年中以四月和十月為二個高峰期。此外,捲葉蚜在柑橘嫩芽期亦常發現。目前台灣所種植之柑橘幾乎普遍感染CTV,且大部分均無呈顯著病徵。而果農自行自果園選穗嫁接繁殖之柑橘苗木,可能都帶有本病。

(鄧汀欽。2003。南美立枯病。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桔保護,第258-259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病害防治:

一、

健康種苗︰繁殖苗木必須選用健康接穗,嫁接於種子砧木上,以預防病原經由嫁接而傳播。

二、

以酸橘、廣東檸檬、枳殼為砧木,勿以酸橙、葡萄柚等感病品種為砧木。果園內出現南美立枯病時,應立即將罹病植株剷除。

三、

柑橘萌芽前後應注意媒介昆蟲蚜蟲之防治,萌芽期應加強管理與施藥。

四、

鄰近果園間必須彼此合作,如發現可疑病株應速處理。廢棄園應剷除,以免滋生媒介昆蟲,誘發病害,影響鄰近果園。

 

(黃秋雄資料)

罹病樹出現陷莖病徵
(安寶貞提供)
南美立枯病之媒介昆蟲之一
(柑橘捲葉蚜)
(安寶貞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