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柑桔

 
項目符號 常綠果樹
項目符號 木瓜
項目符號 印度棗
項目符號 百香果
項目符號 枇杷
項目符號 柑桔
項目符號 香蕉
項目符號 荔枝
項目符號 草莓
項目符號 番石榴
項目符號 椰子
項目符號 楊桃
項目符號 鳳梨
項目符號 蓮霧
項目符號 龍眼
項目符號 檬果
項目符號 釋迦
項目符號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大桔蚜
桃蚜
捲葉蚜
棉蚜
蘋果蚜
大避債蛾
小白紋毒蛾
台灣黃毒蛾
無花(黃花)鳳蝶
黑翅黃毒蛾
黑點刺蛾
潛葉蛾
木蝨
刺粉蝨
半圓堅介殼蟲
吹綿介殼蟲
牡蠣介殼蟲
埃及吹綿介殼蟲
粉介殼蟲
淡薄圓介殼蟲
球粉介殼蟲
黃點介殼蟲
黑點介殼蟲
綠介殼蟲
褐圓介殼蟲
角肩椿象
黃斑椿象
南方綠椿象
姬黃薊馬
臺灣花薊馬

花薊馬
葉蟎
銹蜱
臺灣白蟻
台灣青銅金龜
東方果實蠅
斑星天牛

斑星天牛 (White spotted longicorn)

學名:Anoplophora macularia (Thomson)

(羅幹成。2003。斑星天牛。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10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生態習性:
  斑星天牛在台灣出現時期,因南北天候之差異,在南部提早約一個月,中部出現期則介於南北之間。斑星天牛在台灣每年一世代,通常在3月上、中旬幼蟲開始化蛹,約經1015日與化為成蟲,羽化後之成蟲,通常在樹幹內靜止一段時日後才鑽出樹幹,並剝食較幼嫩枝條之皮層,有時也取食葉片,數日後即可交尾,產卵多在中午及午後進行,六至七月間成蟲出現密度最高,成蟲出現期甚長,有時至十一月仍可見成蟲,其產卵期僅一星期,一雌蟲一生可產卵七、八十枚,卵孵化為幼蟲,幼蟲期為該蟲之主要為害時期,在五至十月為害最為顯著,尤以六至八月最甚。

(羅幹成。2003。斑星天牛。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13-14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形態: 

卵:

為長橢圓形,兩端略尖,大小如粒米,微彎曲,長56公厘,寬1.52公厘,初產卵粒呈乳白色,至孵化前,轉變為黃褐色,卵期僅約710天即孵化。

幼蟲:

初孵化時體長約5公厘,全體乳白色,頭部淡黃色,大顎黑色,上下唇白色。胸部較寬大至腹末逐漸狹小,胸部第一節略扁平,硬皮板呈現暗褐色之凸字形紋,前端有飛鳥形紋;硬斑頗大,疏生短剛毛,足退化,幼蟲發育成熟,體長約為60公厘。幼蟲期長達10個月以上,有812齡期,一般為89齡,成熟的幼蟲蛀食至近皮層的樹幹木質孔道中營蛹室而化蛹。

蛹:

為裸蛹,乳黃色具臘光。成蟲之外部構造均可見,觸角在胸下側捲成二圈,眼點深紫色,尾器有稀毛,反翹,尖端向上,嘴喙有黃褐色短毛,蛹體向內微屈,呈淺弧形,體長3040公厘,體寬1520公厘。蛹期1015天,即羽化為成蟲。

成蟲:

體長2435公厘,黑色,有亮光,頭部向下垂直。觸角自鞭節起,每節之基部為白色;前胸背板光滑,兩側具突出之角,翅鞘基部有瘤,翅鞘上有白色星狀大小不等的斑點3040個,中間凹陷,兩邊隆起;顏面、足及腹面具有光澤之灰色毛;一般雌蟲體型較大,雄蟲體型較小,在比例上,雄蟲之觸角較長,約超過體長之1.5倍。成蟲出現於四至九月,五、六兩個月為產卵盛期。

(羅幹成。2003。斑星天牛。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17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危害狀:
  斑星天牛成蟲於春夏之交羽化,產卵前先至嫩枝上剝食綠色皮層或葉片為食,但此時期之為害並不嚴重。至產卵期,雌蟲爬致樹幹基部,以口器將樹皮咬成T字形裂隙,將卵產在此裂隙內,約經710日,孵化為幼蟲,初齡幼蟲先在樹幹之皮層內嚙食,呈環狀為害溝紋,成長後逐漸蛀入木質部,並向上下四周環繞蛀食,破壞水分和養分的疏導系統,輕者使一條主枝枯萎而死,重者可使整株柑橘逐漸黃化而枯死。偶然也會將卵產在樹枝上,孵化後幼蟲蛀食此樹枝而至枯死。

(羅幹成。2003。斑星天牛。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11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防治方法:

一、

在成蟲出現前,在樹幹自地面至一公尺高度處塗布石灰乳或包紮塑膠布或網,以防產卵。

二、

藥劑防治:

 

藥劑名稱

每公頃
使用量

稀釋倍數()

施藥方法

注意事項

40.64%加保扶水懸劑

(Carbofuran)

 

100

45月間成蟲出現時,每隔1個月,將藥液噴灑於離地面45公分枝樹幹基部,至8月為止。

1.施要時應戴口罩、手套以防藥液沾及皮膚及吸入體內。

2.採收前10天停止施藥。

 

(費雯綺、王喻其、陳富翔、林曉民、李貽華編。2010。植物保護手冊─果樹篇,第409頁。台中。963頁。)

三、

用生石灰粉,硫黃粉0.5份,水10份,自煮石灰硫黃液,塗刷柑橘樹幹,以防止天牛產卵,效果可維持60天之久,現今石灰硫黃合劑是最便宜之藥劑,如能改變成份及濃度,應可予以應用。

四、

早期果農利用棕衣、竹片包裹,再用麻繩或鐵線予以綑綁,以防止天牛產卵。近年來,日本以防蚊之紗網圍綑於柑橘主幹高約50公分處,並將紗網散開埋於土內,有如穿裙狀,對防止天牛產卵效果甚佳,但對主幹太短即分出枝幹的柑橘操作不易,效果不佳。主幹包裹後,天牛產卵習性隨之改變可在枝幹上產卵,亦為此法之缺失。

五、

田間以標識再釋放的試驗進行評估黏蟲膠防治斑星天牛之效果,結果發現第一週可捕獲10%的斑星天牛,檢查柑橘樹亦發現第一週內尚可保護主幹,第二週即發現有產卵痕跡。田間試驗顯示黏蟲膠雖然無法單獨使用來防治斑星天牛,但可預估柑橘園內天牛之族群密度,並且可配合藥劑以增加防治效果。

六、

兩種白殭菌(Beauveria bassiana (Bsls.)B. brongnitartii),似對斑星天牛之生物防治甚有效果,以後者為佳。以孢子108 /cm3 之濃度液浸漬不織布或泡棉帶,掛於柑橘主幹上方主枝分叉處或包裹主幹,防治柑橘星天牛(Anoplophora malasiaca),防治率可達55100%

 

(羅幹成。2003。斑星天牛。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14-15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斑星天牛幼蟲及為害狀
(羅幹成邱瑞珍1985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第4頁 )

斑星天牛幼蟲危害狀
(羅幹成邱瑞珍1985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第4頁 )

斑星天牛成蟲羽化後取食枝條皮層及葉片
(羅幹成、邱瑞珍1985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第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