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病蟲害與肥培管理技術資料光碟

果樹-柑桔

 
項目符號 常綠果樹
項目符號 木瓜
項目符號 印度棗
項目符號 百香果
項目符號 枇杷
項目符號 柑桔
項目符號 香蕉
項目符號 荔枝
項目符號 草莓
項目符號 番石榴
項目符號 椰子
項目符號 楊桃
項目符號 鳳梨
項目符號 蓮霧
項目符號 龍眼
項目符號 檬果
項目符號 釋迦
項目符號 落葉果樹

 


蟲害防治   病害防治 肥培管理 其他資訊
 
大桔蚜
桃蚜
捲葉蚜
棉蚜
蘋果蚜
大避債蛾
小白紋毒蛾
台灣黃毒蛾
無花(黃花)鳳蝶
黑翅黃毒蛾
黑點刺蛾
潛葉蛾
木蝨
刺粉蝨
半圓堅介殼蟲
吹綿介殼蟲
牡蠣介殼蟲
埃及吹綿介殼蟲
粉介殼蟲
淡薄圓介殼蟲
球粉介殼蟲
黃點介殼蟲
黑點介殼蟲
綠介殼蟲
褐圓介殼蟲
角肩椿象
黃斑椿象
南方綠椿象
姬黃薊馬
臺灣花薊馬

花薊馬
葉蟎
銹蜱
臺灣白蟻
台灣青銅金龜
東方果實蠅
斑星天牛

棉蚜 (Cotton aphid)

學名:Aphis gossypii Glover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12頁。台中。229頁。)

生態習性:
  棉蚜喜乾燥溫暖氣候,多棲息幼嫩葉背吸食汁液,使被害葉片漸枯黃、捲縮、嚴重時則萎凋造成植株生長不良,密度高時因排出蜜露可誘發煤煙病,致葉片佈滿黑煤狀菌絲影響植物發育生長。本蟲之寄主植物達270 餘種,為世界性之害蟲,在臺灣每年發生十餘代,有翅雌蟲,年中可見,但在四、六、七、九、十等月,發生似較多數,與無翅個體,同作胎生繁殖。本蟲多群集於嫩芽、幼葉之上,吸食養液,其在臺灣之為害,以柑橘、梨樹等最烈,對於棉作,則不若中國內地及日本、韓國等溫帶地域之嚴重,但此亦與栽培之季節有關,如在臺灣作冬季栽培,則為害亦烈。

(張念台、林正忠、陳明昭。1999。果菜類-茄子。蔬菜病蟲害綜合防治專輯,果24頁。台灣省政府農林廳。南投。436頁。)

形態:

    成蟲雌蟲有有翅型與無翅型二種

 

有翅雌蟲:

體為綠、黃、暗綠、橙黃等色,但背面皆有網狀斑紋。頭部黑綠乃至黑色,觸角暗色,較體略短,各節之基部灰白,翅透明,翅脈黃褐,緣紋灰色,腹部橙黃,但其後半漸呈綠色。角狀管黑色,呈圓柱狀,腳灰白,但脛節之下端及跗節為黑色,體長1.21.5 公厘,展翅約5.4 公厘。

無翅雌蟲:

為暗綠或綠色,有時亦呈黑色,觸角基部白色,末節暗色,約為體長之半。腳黃白,其末端亦暗色。腹部膨大,背面有雲狀斑紋,角狀管短而黑。體長約1.5 公厘。稚蟲似無翅胎生雌蟲,但較小形,綠色乃至黃綠色。

 (林鳳琪、陳文華。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第410頁。葉瑩編。)

危害狀:
  蚜蟲刺吸葉液,被害嚴重葉片常捲縮或萎凋,植株生長不良,並分泌蜜露誘發煤煙病並污染葉片及引誘螞蟻前來取食形成共生現象。除直接危害外,桃蚜及棉蚜亦可傳佈毒素病。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蔬菜篇,第113頁。台中。229頁。)

防治方法:

一、

天敵防治:

 

1.捕食性天敵有瓢蟲類、食蚜虻類和草蛉類。

 

瓢蟲科有11種,其中以赤星瓢蟲(Lemnia swinhoei Crotch),錨紋瓢蟲(L. biplagiata Swartz),六條瓢蟲(Menochilus sexmachlatus Fabricius)較重要,成蟲和幼蟲可同時補食蚜蟲,在春、夏季節可以抑制蚜蟲危害,然夏季瓢蟲的蛹多被寄生蜂寄生,使其族群密度及防治效果大打折扣。

 

食蚜虻科主要有6種,其中以黑點食蚜虻(Epistrophe balteata (De Geer)),刺腿食蚜虻(Ishiodan scutellaris Fabricus)和斑翅食蚜虻(Asarcina argrota Fabricius)較重要,幼蟲期補食蚜蟲,其補食數量約占天敵總捕食數的三分之二,可視為蚜蟲類的主要天敵,可惜其蛹體亦有多種寄生蜂寄生,常使其密度突然降低。

 

草蛉科亦有多種,但較常見者為基徵草蛉(Mallada basalis (Walker)),安平草蛉(M. bonininsis (Okamoto))及台灣草蛉(Chrysopa formosana Matsumura),由於草蛉食性複雜,且在卵期有卵寄生蜂寄生,故其重要性不如前二者。

 

2.寄生蜂主要有蚜繭蜂科的Trioxys (B.) communis GahanLysiphlebia japonica (Ashmead)Lipolexis gracilis Forster3種和2種擬跳小峰科,即Aphelinus mail (Haldeman)Aphelinus sp.,其中以T. (B.) communis最為重要。一般在五至十一月間出現最多,期間又以八至十月密度最高,故秋季之蚜蟲應無需施藥,可藉由天敵與以有效抑制。

二、

蚜蟲多發生在春夏之交,及春稍和夏稍期,故為了保護芽期受害,在嫩芽萌發初期即施藥,但不必全面施藥,僅噴施嫩芽部即可,既可節省工本,又能保育天敵,至秋祭之後,蚜蟲因有天敵抑制,可不必施藥防治。

 

(羅幹成。2003。捲葉蚜。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43-44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羅幹成、邱瑞珍。1986。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農試所特刊  20:9-15)


棉蚜危害狀
(羅幹成、邱瑞珍,1985,台灣柑橘害蟲及其天敵圖說第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