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馬類
姬黃薊馬
(Yellow thrips)
學名:Scirtothrips
dorsalis Hood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果樹篇,第36頁。台中。297頁。)
生態習性:
全年均會發生,乾燥溫暖的季節密度較高,在柑橘、檸檬、文旦等果園中為害植株葉部,於植株抽新梢至長嫩葉期間,因有適合的食物,密度會更升高。幼蟲與成蟲在嫩葉背面中肋兩旁或附近爬行活動及吸食植物汁液,至柑橘開花期,姬黃薊馬成蟲亦可能由葉片轉飛至花部吸食花蜜,但此時密度不高,不致於造成柑橘明顯被害。
卵產在植物較幼嫩的新芽、幼葉等組織內,成蟲與幼蟲個體雖小卻活潑好動,不時擺動身體或穿梭爬行。幼蟲與成蟲的外形與習性相若,棲息處所相同,化蛹時老齡幼蟲彈跳離開植株,掉落在附近土中發育成蛹。待羽化為成蟲後,再飛至植株上。
(王清玲。2003。柑橘薊馬類。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65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形態:
卵: |
乳白色,形如蠶豆,卵長平均0.2公厘。 |
若蟲: |
一齡若蟲體呈白色半透明,複眼紅色,體長0.3~0.5公厘,二齡若蟲體呈黃色,複眼黑褐色,體長0.5~0.8公厘。 |
蛹: |
前蛹觸角可活動,脫皮後成為蛹。觸角橘紅色,複眼暗紅色,足與翅芽均透明,翅芽成長後脫皮成為成蟲。 |
成蟲: |
雌雄體形相似,雄蟲略小。體呈黃色,觸角8節,第6節最長,7、8節小而尖;頭部淺黃色近方形,複眼黑色,單眼紅色半月形。前胸近方形淺黃色,兩側淺灰色,前胸比頭部略寬大,後緣一對剛毛,後胸黃色,比前胸略小,翅灰色,翅脈不明顯。腹部3~8節具黑帶,腹末端呈圓錐形,產卵管黑色,向下彎曲。雌蟲體長0.8~0.9公厘,雄蟲體長0.7~0.8公厘。 |
(蕭素女。2004。茶黃薊馬。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4-茶樹保護,第21-22頁。防檢局。台北。158頁。)
花薊馬
(Hawaiian flower thrips)
學名:Thrips
Hawaiiensis (Morgan)
(王清玲。2003。柑橘薊馬類。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62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生態習性:
花薊馬是在台灣發生甚為普遍的食花性薊馬,寄主植物十分廣泛,木本與草本植物均有;農耕作物與山區郊野均普遍存在,常與他種薊馬混雜生存於同一植株的花部。成蟲通常尋找開花的植物棲息與產卵,花期一過,成蟲就另行尋找附近其他開花植物,因此通常在開花期間大量發生本種薊馬,於非開花期間的植物芽葉上則為數不多。橘園開花季節有大量花薊馬趨集於花部銼吸及產卵,開花初期薊馬為害會影響著果率。開花末期剛形成的幼果表皮因被薊馬銼吸而產生傷痕。
卵產在植物較幼嫩的新芽、幼葉等組織內,成蟲與幼蟲個體雖小卻活潑好動,不時擺動身體或穿梭爬行。幼蟲與成蟲的外形與習性相若,棲息處所相同,化蛹時老齡幼蟲彈跳離開植株,掉落在附近土中發育成蛹。待羽化為成蟲後,再飛至植株上。
(王清玲。2003。柑橘薊馬類。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9-柑橘保護,第66-67頁。防檢局。台北。378頁。)
形態:
卵: |
腎形,白色透明,產在植物組織內。 |
幼蟲: |
淡黃色。 |
成蟲: |
頭、胸橙黃色或淡黃色腹部黑褐色,腹部與胸部顏色對比明顯。前翅基部透明無色,其餘部分淡褐色。雌成蟲頭胸黃褐色,腹部黑褐色,體長約1.33公厘。複眼暗褐色。觸角黃褐色。前翅淡褐細長,腹部刺毛甚長。足黃色,腿節外緣褐色。雄成蟲黃色。體長約1.05公厘。 |
為害狀:
被害嫩心葉或花瓣會捲曲、畸形且局部黑褐化、造成授粉不完全,易形成畸形果,被害挫傷之果皮呈黃褐條斑,影響果品外觀。
(費雯綺、王喻其編。2007。植物保護手冊─果樹篇,第132頁。台中。297頁。)
防治方法:
|
姬黃薊馬: |
一、 |
藥劑防治:任選下列一種藥劑防除。 |
|
藥劑名稱 |
每公頃
使用量 |
稀釋倍數(倍) |
施藥方法 |
注意事項 |
2.8%畢芬寧乳劑
(Bifenthrin) |
0.75-1.0公升 |
1,0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3.具中度眼及皮膚刺激性;對蜜蜂毒性高;對水生物具毒性,勿使用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之地區」。 |
2.5%畢芬寧水懸劑
(Bifenthrin) |
0.75-1.0公升 |
1,0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3.具中度眼及皮膚刺激性;對蜜蜂毒性高;對水生物具毒性,勿使用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之地區」。 |
9.6%益達胺 水懸劑
(Imidacloprid) |
0.5-0.75 公升 |
1,5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 ,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9天停止施藥。
3.對蜜蜂毒性強;對水生 物具中等毒。 |
9.6%益達胺溶液
(Imidacloprid) |
0.5-0.75公升 |
1,5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9天停止施藥。
3.對蜜蜂毒性強;對水生物具中等毒。 |
2.8%賽洛寧乳劑
(lambda-
Cyhalothrin) |
0.35-0.5公升 |
2,0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3.具中度眼及皮膚刺激性;對蜜蜂毒性高;對水生物具毒性,勿使用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之地區」。 |
2.5%賽洛寧微乳劑
(lambda-
Cyhalothrin) |
0.35-0.5公升 |
2,0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3.具中度眼及皮膚刺激性;對蜜蜂毒性高;對水生物具毒性,勿使用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之地區」。 |
2.46%賽洛寧膠囊懸著液
(lambda-
Cyhalothrin) |
0.35-0.5公升 |
2,0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6天停止施藥。
3.具中度眼及皮膚刺激性;對蜜蜂毒性高;對水生物具毒性,勿使用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之地區」。 |
34%硫敵克水懸劑
(Thiodicarb) |
0.5-0.75公升 |
1,500 |
害蟲於幼嫩心葉發生時,每隔7天施藥一次,連續三至四次。 |
1.施藥時應噴及幼嫩心葉。
2.採收前12天停止施藥。
3.對水生物具毒性,勿使用於「飲用水水源水質保護區」及「飲用水取水口一定距離內之地區」。 |
(費雯綺、王喻其、陳富翔、林曉民、李貽華編。2010。植物保護手冊─果樹篇,第513頁。台中。963頁。) |
|
二、 |
以藥劑防治為主,但使用農藥時須將藥液噴於蟲體活動部位上,且數種藥劑輪流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
三、 |
配合輪作、淹水、清園及設置黃色黏板(帶)均可減少本蟲密度。 |
|
(施錫彬。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403頁。葉瑩編。) |
四、 |
常見天敵包括數種捕食性椿象、草蛉、捕食性癭蚋、捕食性薊馬、捕植蟎等,其中以半翅目花椿象顆小黑花椿象屬以及盲椿象科中的盲椿象,擅於捕食薊馬等小型昆蟲,為自然界中薊馬類昆蟲的重要天敵。這些天敵昆蟲經常與野生植物上發生之姬黃薊馬同時存在,而殺蟲藥劑施用較少的農耕田間也會發生。視天敵與薊馬間棲群密度相對數量之高低,而有不同的抑制效果,當天敵密度夠高時,對於薊馬棲群也能發揮相當程度的抑制作用。 |
|
(王清玲。2003。姬黃薊馬。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1-葡萄保護,第40頁。防檢局。台北。221頁。) |
|
花薊馬 |
一、 |
以藥劑防治為主,但使用農藥時須將藥液噴於蟲體活動部位上,且數種藥劑輪流使用,以免產生抗藥性。 |
二、 |
配合輪作、淹水、清園及設置黃色黏板(帶)均可減少本蟲密度。 |
三、 |
Beauveria bassiana等微生物藥劑亦能使本蟲生病達到防治效果。 |
|
(施錫彬。1995。台灣農家要覽農作篇(三),第403頁。葉瑩編。) |
四、 |
寄生性天敵有屬於釉小蜂科的寡腳小蜂,雌蜂長約0.6公厘,世界性分布,對於寄主的種間選擇專一性不高,寄生的薊馬種類已記錄者有11屬21種,此小蜂於交尾後3~5天開始尋找薊馬若蟲,每次產單粒於一至二齡薊馬的若蟲,被寄生的薊馬若蟲老熟時,行動遲鈍,停止取食,全身變成白色,僅在腹節中央呈深紅色圓點,終至死亡。 |
|
(王清玲。2003。腹鉤薊馬。植物保護圖鑑系列
11-葡萄保護,第46頁。防檢局。台北。221頁。) |

成蟲
(黃明得,1997,台東區農業專訊19期第8頁)
|
|

危害狀
(黃明得,1997,台東區農業專訊19期第8頁)
|
|